成功案例

第十四届专交会开幕 40项金牌专利彰显中国创新

日期:2025-10-15 12:50 浏览:
专利是创新时代的关键竞争优势。 10月13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产品博览会暨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颁奖典礼在辽宁大连举行。本届展会以“专利转化与应用推动创新发展”为主题,汇聚全球顶尖人才,共同推动创新与专利应用。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在致辞中表示,专利转化与申请发挥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动力。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全面落实相关协议,大力推动专利转化和运用,积极推动高质量发展。特别是自从S国务院部署落实2023年专利转换备案专项措施,国家知识产权局动员21个部门,出台了产业创新、绩效转型、金融赋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消除专利转换备案困难障碍,取得明显成效。专利转化提质:数据彰显创新发展新成果 申长雨表示,今年8月底,全国专利转让许可申请量达115.4万件,其中高校和科研机构转让许可达14.2万件,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53.3%,呈现良好发展势头。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在认真总结三年来的成功经验活动的开展,进一步促进专利转化和申请的制度化、常态化和长效化。 “中国的知识产权生态系统不仅数量庞大,而且质量不断提升。这一成就不仅对中国,对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洪森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知识产权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绿色转型动力强劲。中国在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中跻身全球前10名,位居中等偏上收入国家首位。大连等24个创新集群入选世界创新集群百强,位列各国第一。数据显示,我国专利数量继续位居世界第一,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02%,高于2020年的11.97%。第三年增至13.04%。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出口年均值预计由2020年的3194.4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3987.1亿元,年均增速5.7%。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立波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国际知识产权博览会是我国知识产权领域规格最高、专业性最强、影响力最强的国家级展会,已成为国内外各行业创新成果交流和经贸合作的重大盛会。本届博览会实现了“三个第一”。即首次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单独主办,首次“两展合二为一”,首次探索市场化办展。将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推动专利技术与创新设计深度融合,促进产业与科技双向流动。成绩斐然:辽宁专利全面振兴作为我国新兴产业的摇篮,辽宁省近年来不断以知识产权为抓手,推动全面振兴。创新作为发展的战略支柱,不断获得动力。王立波表示,辽宁省聚焦制约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取得了“干式真空泵节能技术”、超大盾构机直径8米主轴承“破壁机”等一系列创新成果。同时,系统优化了整个知识产权生态链,成立了三个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三个区域分中心,引导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开展。海外知识产权回应。 411家企业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在专利绩效转化方面,近三届中国专利奖中,辽宁省共获得金奖4项、银奖4项、优秀奖59项。近三年,商务部共发放知识产权贷款1232笔,金额143.41亿元。据介绍,大连作为辽宁省经济发展的“跳高队”,今年有望成为东北首个GDP突破万亿的城市。大连将以本届交易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转化运用、服务和国际合作,打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深化金牌专利:多领域突破今年释放创新价值作为本届展会的一大亮点,第25届中国专利金奖和外观设计金奖在开幕式上首次同时颁发。展馆内专门设置的中国专利金奖展厅,集中展示30个荣获中国专利金奖的专利项目和10个荣获外观设计金奖的专利项目,展示中国创新的巨大力量。据悉,本次中国专利奖获奖成果涵盖重大核心技术研究、高端绿色低碳制造、生命健康等领域,聚焦重大产业和核心领域的核心技术,解决了诸多“卡壳”技术难题,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优良的社会效益。相关专利产品累计销售收入超过5800亿元。彭寿,中国专利金奖获得者、中国发动机科学研究院院士埃林表示,知识产权保护强,科技创新活力也强。当前,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中国必须与世界产生共鸣,回答同样的问题。其核心是创新驱动,而创新的关键是知识产权。 “只要我们以长期见效的韧劲持续创新,以公平维权的决心保护创新,以包容共享的生态赋能创新,就一定能用中国技术造福世界,让中国创新走向世界。” “在全球化浪潮中,知识产权是创新和商业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中国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战略资源。”陈益民 浙江吉利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荷兰国际集团表示,吉利拥有2.3万余项有效专利,近三年知识产权授权收入突破100亿元。知识产权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命脉。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